
人工智能引領第四次科技革命,是當前最火的、最具前景、最具爆發力的科技賽道。進入到2025年,發生了什么新的變化?中國人工智能正告別“百模大戰”的規模競賽,向以DeepSeek等六小虎為代表的頭部大模型集中。AI發展的核心,從追求模型“可用”轉向實現場景的“好用”。
2025年,AI發展有四大核心:
趨勢一是應用革命,未來是執行任務的行動式AI,AI能幫你接近真實的問題,而不僅僅是知識生成的生成式AI。執行任務,在數字世界就是代理AI,AI Agent,在物理世界就是具身智能AI。
趨勢二是代理AI正在重塑交互范式,以后能顛覆當前的軟件APP。 AI正從“對話AI”變成“干活AI”。AI能自主規劃、調用工具、完成復雜任務,成為未來新的流量分配中心。字節、百度等大廠已入局,搶占生態位。
趨勢三是硬件+AI,具身智能AI多點開花,商業化進程加速。智能駕駛是最先落地的成熟場景,正迎來市場滲透率拐點。隨著將高階智駕下放至入門車型,預計2025年高速與城市NOA滲透率有望實現翻倍增長,突破20%大關。人形機器人則處于商業化黎明期,正以汽車和物流工廠為首個試驗場,探索B端應用場景。AI眼鏡賽道被大模型重新激活,未來中國企業有望憑借市場消費者興趣度高漲、供應鏈完備和研發速度三大獨特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。
趨勢四是基礎設施層,算力與數據是支撐產業發展的兩大基石,未來算力國產化加速、打破數據枯竭。中國的AI算力正在圍堵中尋求突圍。在英偉達占據全球數據中心GPU市場98%份額的背景下,美國的三輪精準封鎖使國產算力替代迫在眉睫。國產芯片性能已快速追趕(如華為昇騰910C在性能方面已開始追平先進水平),未來先進制程工藝與核心生態上,依然需要面臨加速國產化替代的挑戰。全球AI界正面臨高質量訓練數據將在2028年枯竭的危機,在數據枯竭預期下,未來需要重構AI數據筑護城河。
上一篇: 防爆電氣現場檢查常見問題匯總
|
豫公網安備41130202000490號
| 豫ICP備19015714號-1
(版權所有 防爆云平臺 © Copyright 2009 - 2024 . All Rights Reserved.)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投訴電話:0377-62377728 舉報郵箱:fbypt@ex12580.com